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十年磨一剑,中国跻身南极磷虾渔业国第二集团


发表时间:2018-09-02 12:01:03  浏览次数:340         分享:


导读:十年磨一剑,中国跻身南极磷虾渔业国第二集团字号南极磷虾 科学网 资料图近年来,极地低温海域无污染的南极磷虾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相关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渔业装备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值产品的研发成功,南…

十年磨一剑,中国跻身南极磷虾渔业国第二集团

字号
南极磷虾 科学网 资料图
近年来,极地低温海域无污染的南极磷虾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相关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随着渔业装备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值产品的研发成功,南极磷虾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正日益受到国际关注,国际上已经形成以生态型高效捕捞技术支撑、高附加值产品驱动、集海上捕捞与船载加工为一体的全新型南极磷虾产业。但是,由于起步晚,有关捕捞、加工技术不太成熟,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中国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的专家认为,积极参与南极磷虾渔业,可有效促进我国远洋渔业的技术发展、培育海洋生物新兴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须加强捕捞加工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力开展渔场资源生态基础研究,确保南极磷虾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极地渔业有序发展。
资源丰富,合理利用
南极磷虾广泛分布于南极水域,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大约有6.5亿吨~10亿吨,是全球海洋中最大的单种可捕生物资源,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储库,但开发利用水平很低,尚有较大的合理利用空间。
正因如此,上世纪60年代至今,先后有苏联、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波兰、挪威、韩国、智利、中国等20多个国家相继加入南极磷虾捕捞队伍,对南极磷虾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
目前,全球南极磷虾捕捞量最大的国家挪威年捕捞量约为16万吨,“我国今年的捕捞量约为3.8万吨,去年最多的时候在6.5万吨左右,虽然跻身南极磷虾渔业国第二集团,但还只是挪威年捕捞量的零头,差距较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宪勇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科学家发现,南极磷虾资源稳定,开发潜力大。目前,南极磷虾是全球仅存的资源极其丰富且开发利用程度很低的单种可捕生物资源。
“因此,积极参与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对发展我国第二个远洋渔业、促进我国极地渔业发展以及培育海洋生物新兴产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赵宪勇说。
不过,他同时也强调,极地环境特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同时南极磷虾是以企鹅为代表的多种海洋动物的主要食物,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应该尊重生态平衡,以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为前提,对南极磷虾进行合理利用。让这个新兴产业,真正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产业链雏形已基本形成
我国的南极磷虾渔业历经8年的艰辛努力,已实现零的突破并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单季渔船数量由2艘增加到4~5艘,捕捞产量已跻身第二集团,作业渔场由2个扩大到3个,作业时间由2个月延长至9个月,实现了主要渔场和作业季节的全覆盖。
赵宪勇表示,与人们所了解的传统渔业相比,南极磷虾产业链条长,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海洋生物精深利用新兴产业,是远洋渔业发展的新动能,促进远洋渔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业态。
为了让南极磷虾产业迈上新台阶,国内还成立了南极磷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充分整合国内外技术创新资源,促进我国南极磷虾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南极磷虾个体虽小,却浑身是宝。虾肉中蕴含着丰富的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中,代表营养特征的赖氨酸含量也非常丰富。有研究显示,南极磷虾的赖氨酸含量比金枪鱼、牛肉都要高。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南极磷虾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是以磷脂型存在。这些都对人体有良好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近年来,挪威等国就已开始形成规模性的南极磷虾产业链。“虽然我国南极磷虾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从渔业捕捞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我国南极磷虾资源开发产业链雏形也已基本形成。”南极磷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食品工程与营养研究室副主任冷凯良研究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已涌现出一批发展较好的捕捞加工企业。目前,南极磷虾的主要产品形式有冻南极磷虾、南极磷虾粉、南极磷虾油,此外还有南极磷虾干、去壳虾肉和虾肉罐头等,我国南极磷虾船上加工及陆上南极磷虾油生产已经初具规模。
冷凯良介绍,南极磷虾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虾青素和低温酶类等,提取南极磷虾油后的脱脂磷虾粉也可用于开发蛋白肽等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南极磷虾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据了解,目前黄海水产研究所已经与企业合作完成了南极磷虾油提取并联产蛋白肽生产工艺的开发,获得的南极磷虾蛋白肽粉具有很好的水溶性,更利于人体吸收,有望成为南极磷虾健康产业的“明日之星”。
加强科技创新,助力渔业高飞
由于我国的南极磷虾开发利用起步晚、底子薄,“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研究、船载捕捞加工技术装备、陆基产品研发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与挪威等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赵宪勇说。
实际上,我国的磷虾渔船主要由鱼类拖网加工船略加改造而成,虽经8年的经验积累与渔具改进,单网次捕捞能力已逐步接近日本二手船的水平,但船载加工能力与捕捞能力不匹配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单船日产能仍仅为挪威先进渔船的二分之一,且劳动强度大、时间利用率低,渔业产能和效率毫无竞争力可言。
专家指出,科技创新是驱动南极磷虾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唯一保障,专业性的捕捞加工装备与技术已成为现代南极磷虾渔业的基本特征。应该加强研发南极磷虾深加工生产技术和设备,如磷虾冷冻质量和磷虾脱壳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海上产品的类型以及产品保鲜储运技术(如食用级抗氧化剂等)也亟待研发。
未来,将会新建专业磷虾船从事南极磷虾捕捞。我国是发展中的负责任渔业大国,赵宪勇表示,应加强渔场资源生态基础研究,为南极磷虾渔业管理作出实质性贡献,切实支撑我国南极磷虾渔业的健康有序进行。
冷凯良建议,南极磷虾产业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标准化、规范化,着力开发高值化产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扩大市场规模,建立完善的安全和质量控制体系,促进我国南极磷虾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