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民的机遇与挑战——“南极磷虾”你敢捕捞吗?
发表时间:2019-09-04 19:23:12 浏览次数:254 分享:
当阿根廷红虾,南美白对虾,加拿大北极虾争先恐后的爬上我们的餐桌时,它们的远亲——生活在寒冷的南大洋里的“南极磷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南极磷虾是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据估算,其生物量为6.5×108~10×108 t,1991 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制 定出在南大西洋一年磷虾的最大可捕量为1.5×106 t。次年,委员会又制定出在印度洋每年的可捕上限为3.9×105 t。在每年鱼和贝类的全球产量不足1 亿t的今天,磷虾的这一可捕数值有着巨大的意义和超强的吸引力。
从19世纪 70年代开始,全球先后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对南极大磷虾进行试捕和商业性开发。前苏联是最早进行磷虾商业性捕捞开发的国家。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俄罗斯与乌克兰接替苏联的磷虾渔业。之后俄罗斯捕捞磷虾产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1993年后俄罗斯放弃了磷虾生产作业。日本继苏联之后,是第二个从事南极磷虾商业性开发的国家,并迅速成为磷虾的主要生产国。
此后先后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对南极大磷虾进行试捕和商业性开发。目前尚有韩国,智利,波兰,日本,俄罗斯和乌克兰6个国家仍在从事磷虾捕捞,后3个国家的产量占整个磷虾产量的90%以上。目前南极磷虾的主要作业渔场多集中在Scotia海域, 产量占了整个南极磷虾产量的90%以上。
我国对南极磷虾的开发仍处在刚起步阶段,通过介绍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发展历程及世界各国捕捞技术生产作业概况,希望对我国研究磷虾捕捞技术对南极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南极磷虾栖息水层及作业原理,国际上普遍采用中层拖网进行瞄准捕捞,南极磷虾中 层拖网网具与其他网具最大的区别在于网囊及囊头部分网衣网目需要使用较小的网目尺寸,以防止磷虾从网目中逃逸。目前,磷虾的捕捞方式主要有两种:大型艉滑道加工拖网船单船作业和母船式多船作业。
南极磷虾侦查技术
直接侦察
直接侦察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鱼探仪侦察,另一种是目视侦察。磷虾栖息水层主要在 0~100m,由于磷虾拖网吨位大,吃水深在0~10 m这个水层鱼探仪探测效果不理想,只能观测到活动水层较深的磷虾群。因此表层磷虾群可以直接使用目测观察。在生产中根据海面上的水色变化来确定表层的大磷虾群。当大磷虾群起浮在表层时,海水呈粉红色或赤褐色,根据其范围颜色的深浅可以判断大磷虾群的大小和密度。
间接侦察
间接侦察是利用冰山、海鸟、鲸 及水温等来判断渔场。在大型冰山附近常有磷虾分布。海鸟在海面上下盘旋,并俯冲啄水,海鸟高飞 时,说明磷虾群所栖息的水层较深。另外,有时在白天看到有许多海鸟在冰山上休息,说明其附近可能有磷虾群。由于鲸以磷虾为饵,有追逐磷虾群的行 为,因此,鲸作索饵行为的海域就成为捕捞大磷虾的 渔场。但除了鲸作索饵行为的海域之外,有鲸的海域就不一定有磷虾存在。在表层海水温度有1~2℃变化的流隔周围往往有密度较大的磷虾群存在。
捕捞南极磷虾渔具渔法
捕捞渔具
捕捞大磷虾的渔具是商业性开发 利用磷虾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渔获量和捕捞的经济效益。因此,世界各国在试捕调查大磷虾的过程中,都把捕捞磷虾的渔具试验研究作为重点。迄今为止,前苏联、日本等国曾采用过航侧框架式表层拖网、围拖网、中层拖网等渔具进行捕捞大磷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船中层拖 网式捕捞南极大磷虾最有效的工具。
为防止南极磷虾拖网作业过程中兼捕海狮、海 豹、海象等海洋动物,目前世界各国南极磷虾拖网 海洋动物释放主要通过分隔网片和分隔栅二种释放形式。
(1)分隔网片:它由一小网目网片组成,通常以45°安装角安置在拖网网身某一部位,并以其引导网上前方安装较大网目的网衣或直接开口作为鱼类逃逸出口。
(2)分隔栅:分隔栅由刚性或半柔性材料组成。其释放原理、安装要求与网片分隔基本一致。为了减少虾类的渔获从逃逸出口逃逸而造成渔 获的损失,经常会在逃逸出口外面设置一块覆盖网片用来阻止游泳能力较弱的虾类的逃逸,而兼捕海洋动物的游泳能力较强逸口逃出。
捕捞渔法
磷虾有很强的群聚性,在中心渔场往往聚成单一年龄的群体。磷虾群的运动虽然有集合力及垂直方向的移动力,但是磷虾群水平运动的速度并不大,而且长期朝一个方向游动。
通常有2种捕捞方法:
(1)瞄准捕捞渔法:中层拖网对磷虾群进行瞄准捕捞作业时,要保持拖网网口位置处在虾群所在的水层。根据探鱼仪测出的磷虾群的水层变动,及时调整网位,使网口始终在虾群的中心拖曳。
(2)捕捞表层磷虾的渔法:磷虾具有在水层昼 夜垂直移动的习性,一般在天黑以后往往相对集中于表层,黎明前夕开始分散下沉。采用船体穿过虾群的拖网作业方法可获得理想的渔获效果,在捕捞表层磷虾时,拖网的水深最好保持在5~15m之间,拖速保持在1.8~2.5Kn。
南极磷虾拖网捕捞技术的关键问题
网板的匹配,使用和调整
网板的选用是根 据渔船推进功率、网具规格及其拖曳阻力以及不同情况条件下的拖曳能力确定的。由于原渔船有现成匹配的渔具,故原有网板的规格也成为改进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网具改进以后,新网板的改进设计主要在网板的面积、重量、展弦比三项指标上作了 调整。网板的重心高度作了调整,使重心有所下降。
网位的控制
在中层拖网制作中,网位是指网具浮子网中点到水面的垂直距离。准确地调节和控制网位,把网口对准鱼群的密集中心是捕捞成败 的关键技术之一,即所谓瞄准捕捞。
调节和控制中层拖网网位的常用办法有:调节松放曳网长度、调节拖网速度,或两者兼用。
跟踪捕捞技术也是中层拖网捕捞成败的关键 技术之一。作业中,虾群往往不是总处在同一水层,有时高时低现象,需要充分注意探鱼仪映象高低、 形状及色泽变化,正确调整网位。最常用的调整措施是改变曳纲长度和拖速。
拖网注意事项
捕捞磷虾时,拖网船通常以2节的船速拖曳。南极磷虾拖网作业水深一般在 200m,放网过 程中网具下降速度为0.3m/s,拖网速度2.5±0.5Kn。为避免磷虾在网内被挤碎,一般网产控制在10t左右,如果网产量不足3t,或日产量少于50t则应转移渔场。捕捞磷虾时,拖网船通常以2Kn的船速拖曳。
加强科技创新,助力渔业高飞
南极磷虾的开发利用,从世界范围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尽管南极生物资源数量非常巨大,但各国在南极的渔业大部分仍处于萎缩状态。
我国在进行了南极磷虾第一次生产性探捕,捕捞产量可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2011年我国进行南极磷虾生产作业的网具已经变更。现阶段要借鉴国外先进生产经验,最大限度改进和发展我国磷虾捕捞技术,使我国在国际对南极开发利用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